公司厚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土壤打牢高質量發展基礎
2023-02-15
近年來,公司高度重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,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《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》精神,以機制激發活力,以創新帶動熱情,著力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,廣大干部職工通過開展工器具創新、技術訣竅創新、小改小革創新等,持續捕捉創新點,學技術提技能的熱情持續高漲,形成了人人都是創新主體、處處都有創新課題的濃厚氛圍,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。
制度保障,為職工成長成才提供支撐。為確保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有序推進,公司于2021年下發了《首鋼長鋼產業工人技能評價和激勵機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》,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工作統籌安排,總體部署。相關部門按照方案要求對標對表,分解任務目標,層層壓實責任。
以職工為中心,共享企業發展紅利。維護產業工人合法權益,每年職代會前開展集體協商,保障職工工資、勞動安全衛生、女職工特殊權益等合法權益。2022年1月開始,公司執行近10年的職工夜班津貼增長1倍。提升職工福利待遇,增加了艱苦崗位津貼、餐補、戰高溫全勤獎、傳統節日福利等。依法依規維護企業產業工人合法權益。公司二十二屆二次職代會產業工人代表101名,占代表總人數的52.06%,高技能產業工人占比35.05%,提出提案51項,辦理答復51項,職工滿意率100%。推薦德才兼備的產業工人參與山西省、長治市重大政治活動。建立“經營管理、專業技術管理、技能操作”三支人才隊伍,實現“縱向晉升、橫向互通”機制,讓產業工人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揮作用。
構建分級分類培訓體系,提升產業工人技能水平。以“七級三賽一室五庫”培訓體系為切入點,打開產業工人發展通道。先期以維修電工為試點建設工種,在研究學習地圖建設技術路線的基礎上,提出了“縱向七級、橫向八環”的學習地圖培養思路,培養了一批在集團、省市和國家級“三賽”中脫穎而出的技能大師;發揮職工創新工作室“一室”的加油站作用,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牽頭組織開展了單點培訓、“班后一小時”等培訓;建立師資庫、課程庫、案例庫、成果庫、方法庫“五庫”,收集近年來公司管理創新成果、科技項目、專利、五小競賽、質量QC成果等五大類共計379個,為產業工人學習交流提供平臺。
發揮激勵導向作用,叫響“長鋼工匠”品牌。優化職工收入與效益、效率掛鉤聯動機制,每年組織開展擇優升級工作,包括職務晉升、職級晉升、工資晉升,2022年三支人才隊伍激勵機制涉及工資和津補貼變動1852人,月增資25.58萬元。聘任高技能產業工人919人;建立“學巴鋼經驗·促指標提升”激勵機制實施方案,實現產業工人獎勵與指標掛鉤,2022年獎勵1833.38萬元;2021-2023年實施技術、技能提升行動,建立取證激勵機制,對取得職業技能等級、特種作業證書的職工,給予一次性補貼500-3000元/人,2021年至2022年共計發放129.17萬元。重獎高技能人才,對“長鋼工匠”“首鋼工匠”“長治工匠”“三晉工匠”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—15萬元,每月津貼4000元—1.5萬元。目前,評比選樹“長鋼工匠”13人、首鋼工匠2人。
弘揚勞模精神,激發產業工人創新創造活力。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,搭建“職業技能競賽、創新工作室、五小競賽、網上練兵”四大平臺,鼓勵產業工人創新創造。近年來,2名職工分獲全國設備點檢管理職業技能競賽第5、12名,2名職工分獲第三屆山西省職業技能大賽第2、7名,2名職工獲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高級技術能手稱號, 2名職工獲長治市技能大賽“太行技術狀元”,11名職工獲長治市技能大賽“太行技術能手”。通過對標首鋼京唐先進經驗,在煉鐵廠和長鋼工程分別建立職工創新基地和創新中心,推進職工創新工作室成為“人才孵化器”和“成果助推器”,公司現有職工創新工作室27個。在2020-2021年度省市“五小”競賽活動中,產生成果81項,專利15個,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1.94億元。公司分別榮獲山西省、長治市競賽活動優勝單位。2018年以來,3608名職工參加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網上練兵活動,總闖關人次全國第一,發放獎勵100萬元。